活禽是不能带上车的铁路部门明确规定,动物是不能带上火车的,如果要托运猫、狗等小动物必须与主人在同一趟列车上,旅客还需出示由卫生部门出具的宠物免疫证明等手续。
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近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近日,三明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在三明学院成立,依托高校人才及资源优势,探索、推动三明红色文化与当地产品、民俗、人文等有机结合,促进形成特有的三明红色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明市现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353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金矿。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建立体验式互动性红色旅游交流平台。此外,创新红色旅游宣传营销,在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投放三明红色旅游形象宣传片,并以老一辈红军将领及其子女重回故里进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宣传。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新成立的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除研究三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外,将重点研究三明红色历史文化,立足于三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三明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红色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发展红色旅游等基础理论研究。今年以来,全市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强化红色旅游宣传营销,使红色旅游的品牌吸引力日盖增强,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今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量预计达2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并加强线路推广,以风展红旗闽山碧为品牌主题形象,重点打造永安泰宁建宁、永安明溪清流宁化两条精品线路,两条线路均被列入全国65条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记者获悉,此前,环保执法人员到该公司检查时,该公司竟将执法人员采集的水样调包,被识破后还欲找人顶包,已被处罚过,相关人员面临行政拘留。
拒不改正,被处按日计罚执法人员介绍,今年8月31日对该公司例行检查时,发现其外排废水中氨氮超标,且存在数据造假等,三明市环保局于9月12日向该公司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对其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处罚9.03万元,对其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处罚3万元,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彻夜蹲守,抓到偷排废水现行凌晨2点、3点、4点执法人员一直端坐电脑前,盯住流量数据的变化情况。但数据上传时段很没有规律,这与该公司废水每4小时排放一次的说法出入较大。为抓个现行、有效固定证据,执法人员一直盯着在线监控调阅平台,一旦发现上传的流量数据发生变化,就直接冲入企业检查,让企业人员措手不及。
据群众举报,该公司此前被查处后,仍没停止排污。据悉,废水中氨氮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草大量繁殖,水体恶臭,影响水质。
水务公司废水排放口泛起大量泡沫,执法人员正在取样(执法人员供图)海峡网11月12日讯(海都记者 陈锟 通讯员 蓝眸)水务公司趁自动监控设施取样间隙,偷排氨氮超标的废水,甚至往排放口加注消防水,稀释残留废水,使得监控数据达标。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原来,该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取样时间,在偶数的整点时刻,每间隔2小时取一次样(如,上午8:00取样后,下次取样为上午10:00)。执法人员立即采集水样,并拍照取证。执法人员到达宁化县时已是晚上8时。
为不打草惊蛇,执法人员先行打开移动执法仪,调阅了该公司近段时间在线监控数据。此时,排放口正在排放废水,而且看起来水质很差,伴有大量泡沫。这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执法人员判断,该公司存在重大嫌疑。执法人员说,虽然在线监控设施中的流量计每5分钟上传一个数据,但由于该公司处理的污水水量大,废水不可能在5分钟之内排完,所以只要流量计上传的数据发生变化,就表明企业正在排放废水。
执法人员抓起早已准备好的检测设备,冲进该公司厂区,直奔污水处理设施总排放口。经检测,该公司外排的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10.2mg/L,涉嫌超标排放污染物,而国标规定是小于8mg/L。
执法人员说,这是三明史上最大环保罚单。近日,位于三明宁化的西部水务(福建)有限公司被环保执法人员督查后,拒不改正,三明市环保局启动按日计罚,对该公司罚款162万元。
经分析,数据基本正常,并无可疑之处。执法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公司流量计数据变动的时段基本是在两个小时之内,没有一个数据落在偶数的整点时刻。蹊跷监控数据 牵出偷排隐情西部水务(福建)有限公司位于宁化县城南工业园,是一家环保企业,主要做污水处理。凌晨6:10,屏幕上的流量数据终于发生了变化。该公司为躲避环保监管及在线监控,刻意选择在线监控设施2个自动取样时间的间隔期内排放废水,且故意扰乱废水排放规律,等排放完超标废水后,再利用消防水稀释排放口围堰内残留的废水,使得在线监控设施监测的数据达标。可这次检查发现,该公司拒不改正,涉嫌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的规定,三明市环保局依法启动按日计罚,共计对该公司罚款162万元。
因该公司不久前刚被环保部门查过,其违法行为更为隐蔽记者获悉,此前,环保执法人员到该公司检查时,该公司竟将执法人员采集的水样调包,被识破后还欲找人顶包,已被处罚过,相关人员面临行政拘留。
近日,位于三明宁化的西部水务(福建)有限公司被环保执法人员督查后,拒不改正,三明市环保局启动按日计罚,对该公司罚款162万元。因该公司不久前刚被环保部门查过,其违法行为更为隐蔽。
执法人员抓起早已准备好的检测设备,冲进该公司厂区,直奔污水处理设施总排放口。经分析,数据基本正常,并无可疑之处。
但数据上传时段很没有规律,这与该公司废水每4小时排放一次的说法出入较大。据悉,废水中氨氮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草大量繁殖,水体恶臭,影响水质。该公司为躲避环保监管及在线监控,刻意选择在线监控设施2个自动取样时间的间隔期内排放废水,且故意扰乱废水排放规律,等排放完超标废水后,再利用消防水稀释排放口围堰内残留的废水,使得在线监控设施监测的数据达标。凌晨6:10,屏幕上的流量数据终于发生了变化。
为抓个现行、有效固定证据,执法人员一直盯着在线监控调阅平台,一旦发现上传的流量数据发生变化,就直接冲入企业检查,让企业人员措手不及。彻夜蹲守,抓到偷排废水现行凌晨2点、3点、4点执法人员一直端坐电脑前,盯住流量数据的变化情况。
执法人员到达宁化县时已是晚上8时。据群众举报,该公司此前被查处后,仍没停止排污。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原来,该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取样时间,在偶数的整点时刻,每间隔2小时取一次样(如,上午8:00取样后,下次取样为上午10:00)。执法人员说,这是三明史上最大环保罚单。
日前,三明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再次前往该公司督查。蹊跷监控数据 牵出偷排隐情西部水务(福建)有限公司位于宁化县城南工业园,是一家环保企业,主要做污水处理。执法人员立即采集水样,并拍照取证。经检测,该公司外排的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10.2mg/L,涉嫌超标排放污染物,而国标规定是小于8mg/L。
执法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公司流量计数据变动的时段基本是在两个小时之内,没有一个数据落在偶数的整点时刻。这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执法人员判断,该公司存在重大嫌疑。
此时,排放口正在排放废水,而且看起来水质很差,伴有大量泡沫。可这次检查发现,该公司拒不改正,涉嫌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的规定,三明市环保局依法启动按日计罚,共计对该公司罚款162万元。
拒不改正,被处按日计罚执法人员介绍,今年8月31日对该公司例行检查时,发现其外排废水中氨氮超标,且存在数据造假等,三明市环保局于9月12日向该公司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对其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处罚9.03万元,对其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处罚3万元,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为不打草惊蛇,执法人员先行打开移动执法仪,调阅了该公司近段时间在线监控数据。